相关分类

联系我们

  • 报名咨询:0735-2888396
  • 学生服务:0735-2886368
  • 教学服务:0735-2881993
  • 考务教务:0735-2883536
  • 技术支持:0735-2884875
  • 继续教育:0735-2883656
  • 后勤管理:0735-2889796
  • 课程开放:0735-2885566

学习典型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典型

黄京华:村里的“事事通” 用知识为乡亲服务

访问人数:3504   新闻作者:谭洁   撰稿人:暂无   新闻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9/08/21

村民对黄京华的工作竖起大拇指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振萍

现年37岁的黄京华任村委主任3年来,从“零”做起,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一步步积累,现已成为村里村外各项事务的行家里手,村民们凡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都乐意去找他,他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事事通”。

当选村主任为百姓干实事

黄京华是宜章县五岭镇坳背村人,系宜章县电大2017届法学专科班的学员。2017年6月,黄京华被推选为村委主任,同年7月报读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通过学习《农村政策法规》《农村法律纠纷调解》《婚姻家庭关系》《公民权力和义务》《刑法学》等课程,黄京华用所学知识,结合法律手段调处矛盾纠纷,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事事通”。

当选村主任之前,黄京华从事货车运输。村民眼中的黄京华是一个诚实本分、热心助人的年轻人,带副眼镜,斯斯文文。当选村主任之后,人们才逐步了解这个年轻人,不但有工作热情,还有知识有文化,懂的东西还真不少,重要的是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党员干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黄京华上门了解村民诉求

坳背村17组村民肖某某,在宜章县某采石场开车,2017年7月在采石场触电意外身亡,采石场方面则认定是肖某某未按规定操作,导致意外发生,且以未与肖某某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赔偿。肖某某1974年3月出生,未婚单身,父亲早年已去世,一直与70多岁的母亲陈氏居住在一起,三个姐姐均已外嫁,肖某某有四个叔叔伯伯,堂兄堂弟众多。事发后,肖某某的三叔肖贤某采取了不理性的做法,召集了一帮人等对政府部门进行了围堵。

黄京华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肖贤某一行人等进行了劝离,刚开始的时候,肖贤某等人开始态度强硬,特别是当看到是一个年轻的村主任来谈此事,心想你一个年轻人,能讲得出什么子丑寅卯?当黄京华把事情的利害关系以及此种行为所触犯法律问题分析透彻到位后,肖贤某等人选择保持克制,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各自离去,安心等待处理结果。

黄京华马不停蹄地找到了采石场相关负责人,对肖某某一事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将肖某某的家庭实际情况、实际困难也如实告知,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等方式,让采石场负责人明白于情于理都应该承担肖某某的赔偿责任,并敦促其及时将赔偿款落实到位。最终采石场负责人同意承担责任,肖某某的家人拿到了超过了他们预期的赔偿款。

处理遗留问题调解婚姻纠纷

在对待历史遗留问题上,黄京华从不回避,主动去管、主动去做。

坳背村13组村民廖来云,现年52岁。1999年8月2日,廖来云的老婆刘氏在宜章县县政府门口卖小菜,一场意外爆炸导致刘氏不治身亡。当时的廖来云正值青年,两个女儿分别才2岁和5岁,由于找不到肇事者,赔偿更无从谈起,廖来云的问题就这样一直悬在那里。

黄京华走访贫困户

黄京华在走访中知晓此事后,主动找到廖来云本人,了解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况及廖来云的家庭情况,决定帮助廖来云申请法律援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征得廖来云本人的同意后,为其代笔申请了法律援助,时时关心进展情况,直至法律援助资金到位。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当下,离婚率越来越高,调解婚姻家庭矛盾一直是农村调解工作中的重头戏,由于婚姻变动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坳背村5组村民黄某1997年与外村李某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黄某于2002年外出广东,由于夫妻两人聚少离多,夫妻感情慢慢出现了问题,后于2006年办理了离婚登记。离婚后李某一直居住在本村,户口也在本村,未再婚。黄某在外打工,2008年与桂阳的张某再婚,婚后生了一儿一女,户口均落在了本村5组,但张某的户口未迁入。2012年,黄某与张某的婚姻也画上句号,于2012年7月办理了离婚手续。2014年黄某又与广东的赖某结婚,婚后育有一子黄克某,赖某的户口与其子黄克某均落在了坳背村5组。

2015年,坳背村5组的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了一部分,共得征地款30余万元,无独有偶,黄某的妹妹黄某丹于1999年外嫁广东,但户口未迁出。在讨论分配补偿款的时候,5组村民对黄某的几任老婆及子女包括黄某的妹妹黄某丹是否能够分得土地补偿款产生了分歧。大部分人认为,黄某的第一任妻子及其子女可以分得,而其它配偶子女包括其妹黄某丹均不可以分得土地补偿款,但黄某不同意这样的分配方法,僵持了几年,土地补偿款也迟迟没有分配下来。

黄京华主动找到5组组长,对相关法律法规问题进行解释,之后又上门拜访了几位反映比较强烈的村民,对他们的思想和情绪进行疏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后,便召集了5组村民小组成员会议。会议上,黄京华从几方面对土地补偿款的发放进行了深刻分析,特别是对黄某的几任妻子和子女的户口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释,黄某5个子女的户口是属于坳背村5组,应分得土地补偿款,第一任妻子李某及第三任妻子赖某户口在坳背村5组也应分得土地补偿款,但第二任妻子张某与黄某已解除婚姻关系,且户口不在坳背村5组,不应分得土地补偿款,同时黄某的妹妹黄某丹虽已外嫁,但户口在坳背村5组,也应分得土地补偿款,在向全体组员宣讲清楚相关法律和政策条款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黄某及其妹妹也同意这样的分配方案。

如今,黄京华能干事、干实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老人们拿他当自家的孩子,其他人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这让黄京华的村主任生活变得幸福而充实。面对村民们的赞许,黄京华谦虚地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有问题有诉求,能够首先想到找你,那是群众信任你,也是我们当村干部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