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报名咨询:0735-2888396
  • 学生服务:0735-2886368
  • 教学服务:0735-2881993
  • 考务教务:0735-2883536
  • 技术支持:0735-2884875
  • 继续教育:0735-2883656
  • 后勤管理:0735-2889796
  • 课程开放:0735-2885566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校园动态

“学习是终身的” ——记2024年湖南省“百姓学习之星”张式成

访问人数:183   新闻作者:暂无   撰稿人:郴州日报社   新闻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24/07/09

“坚持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是我终身的爱好。”7月8日早上,记者来到2024年湖南省“百姓学习之星”、郴州市义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式成家里时,他正在书房翻阅《中华姓氏》,从济阳蔡氏世系中,找寻蔡伦的族谱印迹。此前,他已通过严格考证,著有《蔡伦故里考辨》。

今年74岁的张式成,1966年初中毕业后辍学,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才继续踏上求学之路,进入湖南师院郴州分院深造,学习中学语文专业。回望那场改变命运的人生大考,他的眼中闪烁着青年时代求知若渴的喜悦。

张式成喜欢文学、爱好写作,以前不管是在地区有色冶炼厂当冶炼工,还是在莽山林场当护林员,他都义务做起了宣传工作,并通过自学,以通讯员的名义向媒体投稿。从湖南师院郴州分院毕业后,他被安排到国家排球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做中国女排集训随队服务干部。“当时,女排姑娘训练的条件非常艰苦,为了让她们的营养能跟得上,我到处借阅体育类、营养类书籍,合理地安排她们的日常饮食。此外,我还每天随队训练,参加业务学习会,将女排姑娘的训练成果形成文字向体育类报刊投稿。”张式成说。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张式成说。连续两年在郴州集训后,1981年11月,中国女排以七战七捷的佳绩首次夺冠。当时整个郴州都沸腾了,张式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将女排姑娘平时的艰苦训练事迹宣传出去,便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汗洒郴州 国家女排三次来湘集训》稿件投给《湖南日报》,却被对方告知稿件感情色彩太浓了,但是题材很好,希望他尽快修改重新投稿。最后张式成几经请教、修改才将稿件发出。“以前我都是写一些消息类的小稿子,通过这次学习,我也掌握了长篇通讯的写作,收获颇丰。”张式成笑着说。

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张式成都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身边的一切知识。“文化是很复杂的,学的东西不在乎杂,而在于你怎么联系起来。”张式成说,在基地任职期间,他经常作为外事旅游专干,为全国各地来考察、调研的团队服务,为他们讲体育精神和郴州人文历史。

有一次,一个北方来客把“郴”字误读为“bin”,这让张式成感到很难受,自己的家乡自古以来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理应被世人所识。“我们要有文化自信,首先就要对自己的文化了如指掌,这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张式成说。为此,张式成到处翻阅书籍、实地探访进行学习、研究,长期借阅旅游、文史、非遗等方面的教材,订阅《世界知识画报》《作家文摘》等书刊进行学习。他还根据所学,撰写游记《天下第十八福地郴州》在《中国旅游报》等报刊发表,宣传推介郴州。

由于对郴州人文历史了解颇深,张式成被聘为郴州文史研究员,主编了《中国茶全书·湖南郴州卷》,著有国家级非遗研究书籍《苏仙传说·橘井泉香》以及郴州地区的农耕文化、医药发展、福文化、理学发祥等论文50多篇。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大家对湖湘文化的认识,也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辛勤耕耘,收获满满。张式成的作品《女排精神与明星效应对郴州的知名度及体育事业的幅射影响作用》获湖南省体育科学报告会一等奖,《华夏一眼井》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报告文学《夏尔巴人(女排无名英雄)》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创作竞赛奖。张式成还被湖南省总工会评为“全省优秀通讯员”。

“活到老、学到老,不要给人生设限。年轻人更要放开眼睛去看,打开耳朵去听,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去热爱生活。”得知自己被评为2024年湖南省“百姓学习之星”,张式成笑着说,他将继续坚持自己的热爱,矢志向学,奏响人生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