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分类

联系我们

  • 报名咨询:0735-2888396
  • 学生服务:0735-2886368
  • 教学服务:0735-2881993
  • 考务教务:0735-2883536
  • 技术支持:0735-2884875
  • 继续教育:0735-2883656
  • 后勤管理:0735-2889796
  • 课程开放:0735-2885566

学习典型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典型

带村民致富的农民大学生

访问人数:3474   新闻作者:杜石红   撰稿人:暂无   新闻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9/06/20

杜石红(左)走访贫困户

杜石红/口述本报记者张振萍/整理

我叫杜石红,家住桂阳县四里镇梅家村,是镇农业信息工作站成员,也是郴州广播电视大学2017秋一名在籍农民大学生。在电大学习后,我做起了土地生意经,让土地生金,带村民共同致富。

土地抛荒严重,抓住机遇谋出路

2003年至2014年期间,我一直在深圳打工。2014年,我回到桂阳,成了一名幼教工作者。2016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很幸运被当选为四里镇梅家村村党支部书记。我感觉重任在肩,更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经济发展作出点贡献。

这时,我了解到,我所在的四里镇梅家村有1842人,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良田千亩,但抛荒现象时有发生,土地不容易集中耕作和管理。尽管国家政策强调土地可以流转,但在一段时间里,却无人问津。怎么办?

2015年的一天,郴州市农业部门对四里镇土壤进行广泛的抽样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四里土壤硒元素含量丰富,硒含量的平均值达到0.4mg/kg(每千克0.4毫克)以上,是全国土壤硒丰度的1.69倍。

硒,是重要的微量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随着近年来科学界对硒元素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全面,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发展富硒食品的重要性,而富硒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补充硒元素的主要食品,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我灵机一动,心想:发展富硒农业种植不仅能完善功能性农业的产业结构,而且有着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

发展富硒农业,开展精准扶贫

2016年,我们村支部充分意识到富硒土壤的可挖掘性,并以此为着眼点,探索一条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道路。支部与村民商量沟通,并且与“桂阳县景湘源食品饮料公司”达成合作,在四里梅家村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积极实施,组织村民及贫困户成立“四里富硒大豆产业基地”,产、销、推广一条龙,努力打造四里镇“富硒大豆”知名品牌。

我们村有20户贫困家庭,村民杜刘林是我最牵挂的家庭。他自己患有高血压,妻子在2012年确诊为乳腺癌,一对双胞胎女儿当时正在读初中,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日子过得异常艰难。2014年他的家庭被列为贫困户,在上级领导帮扶及支村两委的关心和鼓励下,他们积极投入到了“富硒大豆”的种植生产上来,自愿耕种“富硒大豆”20亩,连年喜获丰收,年均纯收入26000元,生活面貌得到很大改善。更让人欣喜的是,双胞胎姐妹2018年中考后传来喜讯,双双以优异成绩被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录取。

贫困户看到种地有奔头了,纷纷参与进来。目前,产业基地共流转土地600余亩,桂阳县景湘源食品饮料公司免费发放优良的大豆种子。基地稳定亩产400斤以上,公司保底价回收3.5元/斤,年产值80余万元。基地为所在村20户贫困劳动力55人解决了生产就业的问题,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单季人均增收1200元。

今年年初,“桂阳新闻”对梅家富硒大豆产业基地给予了报道,我们得到上级部门资助8万元,支部自筹1万元,全部用于基地建设,修建了引水渠、水井,解决了600多亩“富硒大豆”耕作用水困难,4个村民小组187户710人因此受益。

下一步,我们不仅要把家乡的“富硒大豆”产业基地建好,而且将与外界合作,努力打造四里镇“富硒瓜果”“富硒蔬菜”“富硒大米”等产品,并且形成品牌效应。合作社为劳动力较弱的村民提供合适岗位,让村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务工,既能多得一份收入,又能照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