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报名咨询:0735-2888396
- 学生服务:0735-2886368
- 教学服务:0735-2881993
- 考务教务:0735-2883536
- 技术支持:0735-2884875
- 继续教育:0735-2883656
- 后勤管理:0735-2889796
- 课程开放:0735-2885566
- 维修哥2019-07-11
- 家里电压力锅有一个按键失灵,操作不便,弃之可惜,我于是趁天气晴朗,找售后维修。我拨打好几个电话问路,才找到售后维修店。它位于北湖路某汽修美容店院子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店面很小,易被忽视。我一进店,看见维修电工师傅端坐在柜台里,正在给一对与他年龄相近的中年夫妇客户修理电暖器。我只好坐在店子门口的条凳上等候。期间,不时有电话打进店里,同样是客户因找不到地方问路的。师傅接电话的声音很大,语气很冲,和接我电话时一样生硬。我笑笑说:“师傅,你好凶哦!”他面无表情,不理不睬,只顾埋头维修。师傅修好了电暖器,收费35元。尔后,他口气生硬、面无表情地对我说:“拿过来吧!”我听得心里非常不爽。他这是什么服务态度?明明压力锅就摆在柜台上,离他很近,离坐在店子门口的我更远,他自己不会取么?我极力克制内心的不满情绪,顺从地站起身,走过去,端起柜台上的压力锅,送到他手上。然后,我走进柜台里面,站在他旁边,看他拆锅子的零部件。我边看边想,这个师傅“吃得好咸”,一台外观像小电风扇样的取暖器,买新的估计也就几十、百把块钱,而他收了人家35元。不知道他修我这压力锅会收多少钱呢!我正想问他价钱,只见他用手掌撑着胯下的高脚长条凳子,把身子从凳子上挪下,改用左手肘和胸口倚撑着凳子,再侧身俯下去,右手往地面上的工具箱里翻取工具。见此情景,我才发觉他原来是残疾人:一条腿没有了,另一条腿严重畸形,脚掌反转,祼关节特别膨大,无力地悬垂着。裤管空空如也,像是布娃娃那软塌塌的腿在空中晃荡。也许他腿部肌肉全都萎缩了,根本无法站立支撑身体。我顿生恻隐之心,不仅吞下了问价的话,而且改变了“他吃得好咸”的想法。只想等他修好后,他说多少钱,我就给多少。我也想帮他,便问:“师傅,你找啥?我帮你找。”他只管找,不搭理我。只见他一下子就找到了,同时双手用力撑在长条凳子和柜台上,动作熟练地把自己的上半身往高脚长凳子上移动,坐稳后继续工作。那张用钢管焊接的高脚条凳就是他的腿啊!我见他熟练地拆散了锅子,赞许他:“你真能干!还有一手技术活。”他仍然没作任何回应,只是专注地修理。测电笔、电焊笔、电焊丝、电螺丝刀、电子小零件在他手里转得溜熟。他个头矮小,一双手却特别粗大打眼,至少要比我的手掌手指粗大一半以上,与他的身材比例极不相称。片刻功夫,锅修好了,价格也是35元。我身上本来有零钱,但是特意给了他一张50元面额的钞票,说:“师傅,不用找零了。”他说:“是多少就收多少。我有零钱,你等一下,我还要开票。”当他把所找的零钱、收据与店子名片一并递给我时,我心灵再次受到触动甚至震撼,并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坚持找零,是保持做人的尊严。他说:“估计再用两年都不会坏了。如果一个月内出现问题,免费维修。本来只需要换一个按键开关的,我把四个都换了。换一个开关也要收费35元。”走出小店,我先前心里的不满全化为由衷的尊重,甚至是肃然起敬:一个重度残障人士,却是一个真正的堂堂男子汉!他凭借自己的本领谋生,自强自立,不等、不靠、不要、不乞讨,与街头行乞者相比,与那些四肢健全的靠乞讨行骗的假残疾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 袁小菊:学习让我活出自信2019-07-06
- 袁小菊正在学习袁小菊/口述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振萍/整理我叫袁小菊,临武县沙溪湖人,是郴州广播电视大学2016级学生。通过学习,我找回了自信,成为了临武一家产后恢复中心一名平凡的创业者。1993年,我于临武县二中毕业。“读书没什么用,会识字就可以了”“文凭高不如工作早”,受身边“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我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通过招聘进了一家国营企业,过着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就这样,我在不思进取的环境里度过十余年的宝贵时光。直到2004年,单位改制,我成了一名待岗人员,无班可上,每月收入不足一百元。面对生活规律的改变和经济上的巨大压力,我陷入了恐慌之中。随后的几年里,我多次鼓起勇气、放下面子,千方百计地去找工作,我渴望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赚钱养家,供养女儿成长和读书,努力让家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可是,长期无忧无虑的清闲日子消磨了我的意志,怕苦怕累的思想不时主导着我的头脑,更为尴尬的是,知识的贫乏限制了我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我试过多份工作,都难以坚持。在这样窘迫的生活中,我自卑过,后悔过,甚至责怪父母没有劝自己多读书……2016年3月,我又一次从一份临时工岗位上被辞退,眼看自己就要步入不惑之年,却仍然一无所成,收入微薄还不稳定。焦虑之余,痛定思痛,我把自己关在房里不断深刻反思,甚至一个星期都没有出门。回想起这些年所遇到的委屈、生活的拮据和诸多的无奈和无助,全都是因为当年没有好好学习,没有掌握一技之长,才导致自己陷入如今这一困局之中。闭门反思想通了之后,顿时让我大彻大悟,我再也不能这样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我要做女儿的榜样,我要自强自立!我要重新开始学知识、学手艺,我要有一技之长!2016年9月,我报名成为郴州电大一名学生。尽管由于文化基础差,年纪大了记忆力差,学习能力不强,让我的学习非常吃力,但我没有抱怨和放弃,我主动请教辅导老师,不懂就问、加班加点。通过两年多的电大学习,我不但收获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大量新知识、掌握新信息,让我视野开阔了,信心增强了,与老师和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让我变得阳光起来,对未来不再彷徨与害怕了。2018年2月,在兼顾学习的同时,我报名参加了女性家政和护理培训。我彻底改变了过去认为工作有贵贱,宁愿闲着也不做“低微”工作的粗浅观念,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我初步掌握了家政服务和保健护理的专业技能。培训结束后,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加盟了“临武康乃馨产后恢复中心”,能够在心理与生理上为“宝妈”们排忧解难,我觉得很充实。虽然创业初期很艰难,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晚上刚下班,“宝妈”一个电话打来因患乳腺炎高烧不退,我立即马不停蹄上门服务,等回到家已是凌晨两三点。记得有一位“宝妈”因天生乳头凹陷,宝宝吸吮困难,电话中向我咨询如何催乳,我亲自上门服务,通过一天的耐心指导,帮助她的宝宝成功含接,免去了催乳步骤,没有花一分钱,宝妈和家人高兴极了,不停地向我道谢。作为专业母乳喂养指导师,我们不是局限做催乳,更重要的是指导宝妈科学使用母乳喂养,让她们花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实惠。有时做完催乳术回来后手疼得伸不直,全身像散架一般。工作中虽然有苦有累,但我却很快乐,因为我感受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身边也越来越多的宝妈信任我们,认同我们。其实,我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很平凡,但我想说: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习不一定会给我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回报,但总会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眼光、信心、能力和气质,也会因此增强我们适应社会和把握创新创业机遇的能力。我想,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葆一颗追梦的赤子之心。
- 带村民致富的农民大学生2019-06-20
- 杜石红(左)走访贫困户杜石红/口述本报记者张振萍/整理我叫杜石红,家住桂阳县四里镇梅家村,是镇农业信息工作站成员,也是郴州广播电视大学2017秋一名在籍农民大学生。在电大学习后,我做起了土地生意经,让土地生金,带村民共同致富。土地抛荒严重,抓住机遇谋出路2003年至2014年期间,我一直在深圳打工。2014年,我回到桂阳,成了一名幼教工作者。2016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很幸运被当选为四里镇梅家村村党支部书记。我感觉重任在肩,更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经济发展作出点贡献。这时,我了解到,我所在的四里镇梅家村有1842人,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良田千亩,但抛荒现象时有发生,土地不容易集中耕作和管理。尽管国家政策强调土地可以流转,但在一段时间里,却无人问津。怎么办?2015年的一天,郴州市农业部门对四里镇土壤进行广泛的抽样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四里土壤硒元素含量丰富,硒含量的平均值达到0.4mg/kg(每千克0.4毫克)以上,是全国土壤硒丰度的1.69倍。硒,是重要的微量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随着近年来科学界对硒元素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全面,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发展富硒食品的重要性,而富硒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补充硒元素的主要食品,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我灵机一动,心想:发展富硒农业种植不仅能完善功能性农业的产业结构,而且有着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发展富硒农业,开展精准扶贫2016年,我们村支部充分意识到富硒土壤的可挖掘性,并以此为着眼点,探索一条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道路。支部与村民商量沟通,并且与“桂阳县景湘源食品饮料公司”达成合作,在四里梅家村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积极实施,组织村民及贫困户成立“四里富硒大豆产业基地”,产、销、推广一条龙,努力打造四里镇“富硒大豆”知名品牌。我们村有20户贫困家庭,村民杜刘林是我最牵挂的家庭。他自己患有高血压,妻子在2012年确诊为乳腺癌,一对双胞胎女儿当时正在读初中,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日子过得异常艰难。2014年他的家庭被列为贫困户,在上级领导帮扶及支村两委的关心和鼓励下,他们积极投入到了“富硒大豆”的种植生产上来,自愿耕种“富硒大豆”20亩,连年喜获丰收,年均纯收入26000元,生活面貌得到很大改善。更让人欣喜的是,双胞胎姐妹2018年中考后传来喜讯,双双以优异成绩被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录取。贫困户看到种地有奔头了,纷纷参与进来。目前,产业基地共流转土地600余亩,桂阳县景湘源食品饮料公司免费发放优良的大豆种子。基地稳定亩产400斤以上,公司保底价回收3.5元/斤,年产值80余万元。基地为所在村20户贫困劳动力55人解决了生产就业的问题,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单季人均增收1200元。今年年初,“桂阳新闻”对梅家富硒大豆产业基地给予了报道,我们得到上级部门资助8万元,支部自筹1万元,全部用于基地建设,修建了引水渠、水井,解决了600多亩“富硒大豆”耕作用水困难,4个村民小组187户710人因此受益。下一步,我们不仅要把家乡的“富硒大豆”产业基地建好,而且将与外界合作,努力打造四里镇“富硒瓜果”“富硒蔬菜”“富硒大米”等产品,并且形成品牌效应。合作社为劳动力较弱的村民提供合适岗位,让村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务工,既能多得一份收入,又能照顾家庭。
- 李珏:梦想之花在磨难中绽放2019-06-06
- 李珏(左)在生产车间李珏/口述今日郴州记者张振萍/整理编者按:在郴州广播电视大学,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是市委组织部“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主要对象,其身份为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村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近几年来,郴州广播电视大学精心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为乡村振兴培养“永久牌”人才,涌现了一大批佼佼者,其中郴州资兴市致富带头人李珏,系郴州广播电视大学2018秋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名农民大学生,肢体三级残疾,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残疾人创业的辉煌篇章。童年不幸从高楼摔下致残我叫李珏,1989年11月生于素有中国柑桔之乡美誉的资兴市清江镇,回想我的童年,是在不幸与痛苦中度过的。两岁那年从家中二楼摔下来致头部受伤,导致左侧肢体萎缩残疾,从小一直是在别人歧视的目光中生活,长大成人后,为了寻找谋生之路而四处奔走,却屡屡被人嘲笑,四处碰壁。现实的残酷,使我痛定思痛,并立下誓言:我要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实现和正常人一样的梦想——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人们常说创业艰难,而作为残疾人创业更难。作为一名残疾人的我,深知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痛苦与自卑!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我省某县出口香港地区的冰糖橙因检测出农药含量超标,香港有关部门当即宣布决定:“中止合同,就地销毁,并赔偿一定的环境污染费。”这一事件给该县的果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难怪网上有句流行语:我们每天不吃西药,不吃中药,每天都在吃农药,吃化肥,吃激素。如果按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中国人的身心健康从何谈起?从这起事件中受到了启发,我能不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呢?于是我便开始收集和查找资料,终于查找到一种以新型的粘虫板,杀虫灯,粘虫胶等为主的绿色防控产品,可以有效的替代农药。这一新型产品深深吸引了我,它既突出了环保,又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迈出生态防控事业的第一步刚开始,我尝试着在当地推广一些生态防虫产品,却屡屡碰壁,别人都认为我是骗子,甚至把产品免费发给他们,他们也不愿意去试用,结果还被举报,产品被执法队没收,亏了好几万。再加上之前做生意欠下的贷款,背负着几十万的负债,每个月要还上千元的银行利息。那个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很差,那个时候穷到什么地步,可能大家都想象不到。有一次,我身上7块钱熬过了十天的生活费,每餐就可怜巴巴的吃个馒头,不敢出门,结果还欠电费被断电!那个时候的我极度自卑,责恨自己为什么就那么没用,做什么都失败?怎么就沦落到这个地步?我向朋友借钱,就连几百块钱都借不到,最后还是向舅妈借了500块钱维持自己的生活。为了起本回资,我每天坚持早出晚归推销产品。同时在政府、学校的帮助扶持下,给我贴息贷款、定期组织创业培训、邀请指导老师和专家一对一的指导、颁发创业奖金等。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的事业慢慢有了一点点起色。2015年,我注册成立了“果农富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过3年多的打拼,目前我公司业务范围已遍及湘、鄂、粤三省。公司主要从事生物防治,物理防控,生态调控等一整套生态防控技术(通常来说就是农作物不打药,或者少打农药,利用物理及生物防治来把害虫消灭),主要研发新型生产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粘虫胶等绿色防控产品,2018年公司年销售额首次突破了1000万,实现利润280万。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被人视为弱势群体。2017年初,有一名残疾人找到我,要我帮他安排一份事做,当时我的事业正处在低谷,暂时没有工作可以安排给他,于是就委婉地回绝了。几个月后听到他自杀结束了年仅34岁生命的消息,这件事刺痛了我的心,也让我深深地自责。这之后,只要是残疾人找上门我都不会拒之门外,总是想方设法安排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目前公司69名员工,其中有57名是残疾人。我之所以带动残疾人创业就业,是因为我身为残疾人,能体会到残疾人的苦处,我知道他们同样拥有一个自强自立的梦想。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指明方向,找回自信,撑起了一片蓝天。目前我公司一个残疾人每月工资最低1440元,最高达4500元。随着事业的发展,我感觉自己急需“充电”。2018年,通过申请,经组织推荐,我以经济能人和后备干部身份荣幸地被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录取。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电大的“学知识+强能力+懂技术+交朋友”四维培养模式也深深地吸引了我。2015年,我被评为资兴市残疾人创业户;2016获评资兴市首届残疾人创新创业之星;2017年公司获评郴州市首批残疾人阳光扶贫基地;2018年获评郴州市残疾人阳光致富带头人;2019年获评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下阶段我计划在资兴市创建全国第一个残疾人创业园,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 郴州的农民大学生如何创业创新,他们这样说2019-05-28
- 为进一步推动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近日,郴州电大组织开展全市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演讲比赛。经过角逐,黄京华、袁小菊、邓叶飞、胡杰茂、李陈华、李珏6名农民大学生从18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决赛的一二三等奖。其中黄京华、袁小菊、邓叶飞将代表郴州市参加全省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演讲比赛。参加此次演讲比赛的18名农民大学生,分别来自各县市区的村支书、电商带头人、小龙虾养殖户、茶园果园种植户、残疾人创业代表等。他们以鲜活的例子,讲述了自己在电大学习后,带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真实故事和心路历程。他们富有激情、声情并茂的演讲,获得了台下阵阵掌声。李珏:资兴市临湖柑桔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资兴市果农富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肢体三级残疾。2015年,被评为资兴市残疾人创业户;2016获评资兴市首届残疾人创新创业之星;2017年获评郴州市首届残疾人阳光扶贫基地;2018年获评郴州市残疾人阳光致富带头人。“我身为残疾人,能体会到残疾人的苦处。公司现在有69名员工,其中有57名是残疾人。我之所以想带动残疾人创业就业,是因为我知道他们同样拥有一个自强自立的梦想。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指明方向,找回自信,撑起了一片蓝天。”李陈华: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大塘村后备干部。“通过在电大学来的知识,我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基地实行农户自主管理,合作社负责茶园建设、茶叶种植和采摘的相关知识培训指导,坚持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平均每年为农户解决15000公斤的茶青销售难题,年销售额近80万元。目前,合作社一步步走上了正轨,效益越来越好,村里群众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杜石红:桂阳县四里镇农业信息工作站成员、四里镇梅家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在梅家村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积极实施,组织村民及贫困户成立“四里富硒大豆产业基地”,产、销、推广一条龙,努力打造四里镇“富硒大豆”知名品牌。现在产业基地共流转土地600余亩,稳定亩产400斤以上,年产值80余万元,为梅家村20户贫困共55人解决了生产就业的问题,同时,全村均受益,单季人均增收1200元。”郴州电大组织开展此次演讲比赛旨在搭建平台,加大对农民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提高农村青年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选树一批在农村基层创新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引导广大青年扎根基层,奉献农业。郴州市于2015年启动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由郴州电大对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等进行政治理论、社会管理、实用技术、生产经营和创新就业等方面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四年来,郴州市“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招生5537名,实现了全市2065个行政村农民大学生全覆盖。共培训了2189名中共党员、343名村党组织书记、573名村主任、1240名一般村干部、953名村后备干部,优化了支村“两委”班子结构,使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培养各种产业带头人631人,充分发挥了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